全部商品分类
您所在的位置:平台资讯
煤矿坍塌区成功转型,我国斥资10亿打造巨型湖泊,规模世界第一
作者:2c9156e57218fc25017291d897d70d3a    来源:
2020-08-14

随着人类的不断增长,地球上的资源越消耗越少,如今不少新能源被开发利用,太阳能,就是其中的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锅炉等等,科技在不断发展,太阳能也出现在发电领域,相信小伙伴们都见过太阳能发电站,可你见过建立在水上的发电站吗


1.jpeg


在此背景下水上漂浮式太阳能发电站变成热门话题,这不总装机容量为2兆瓦的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站在安徽省天长市秦栏镇牧马湖建成并网发电。据了解,安徽省天长市秦栏镇牧马湖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克服水面漂浮电站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即不占用土地资源,又科学利用养殖水面,发展清洁能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


2.jpeg


在中国的安徽省淮南市,曾经采煤业发达,但也形成了两淮采煤沉陷区,面积非常大,一直都空在那感觉十分浪费土地面积,所以中国决定对这个坑进行改造,当中国决定改造这个坑的消息传开后,很多国家对我们这个行为都感觉很疑惑,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印度更加觉得我们实在很蠢,这简直就是在浪费钱。

不过我们国家也没有因此而打消这个想法,于是我国就在这个废弃煤矿坑上,留下了十亿重金,此举引起了各国媒体的热议,甚至不被看好。其实,中国投资巨额资金,是要将这块1300亩的大坑打造成一个巨型湖泊,进而建设全球最大的漂浮式太阳能电站,这座电站跟以往的烧煤发电截然不同,不是建造在土地上,而是漂浮在采煤塌陷区的一个水塘上。


3.jpeg


白天,光伏电站承担发电功能,而夜晚,发电“重任”则交到了龙羊峡水电站身上。两站“默契配合”,日夜轮班,互补运作。据了解,水光互补协调运行控制系统由国家电投黄河公司主导相关科研院所研发,较好地实现了水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快速补偿的功能,填补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为我国清洁能源提供了互补的新型发展模式。


4.jpeg


水上光伏电站是借助水上基台将太阳能组件漂浮在水面实现发电,特点就在于不挤占土地资源,水体对太阳能组件有制冷效应,能够 遏制零部件外表温度提升,得以获得更多的发电能力,将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还能够缩减湖面蒸发量,遏制水藻繁衍,保护水资源,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同时水体对光伏组件及电缆的冷却也可有效提高发电效率。


6.jpeg


不仅如此,据国家电投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王浩介绍,该项目在25年运营期内,可为当地提供123868万kWh绿色能源,年均可研收益率13.68%,经济效益可观。建设单位注重能源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使该项目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旅游景点,该区域还能进行家禽养殖,并拉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总之,煤矿坍塌区的成功转型,我国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基建的厉害,不知道大家看好这个斥资10亿打造的巨型湖泊吗?不妨在评论区说说吧!